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2013的文章
Paris。初到巴黎那一天
- 取得連結
- X
- 以電子郵件傳送
- 其他應用程式
大約清晨六點三十分,飛機降落在戴高樂機場。天空一片漆黑,每個旅客都面無表情,海關人員一臉嚴肅,耳邊偶爾聽到幾無情緒波動的喃喃自語。入境隨俗,我也一臉木然,和海關人員說了句Bonjour monsieur,他快速蓋章,入境。拿完行李,想起E爸提醒:「CDG中間是圓柱狀的建築,離開前記得看門的標號,不要繞一大圈浪費時間。」出34號門,收到E的簡訊,看了差點沒昏倒,今天居然沒有地鐵!等待的時候觀察大廳中的人,幾乎都是黑人,位子都被坐走,只好站著;期間也有人離座,可是一看到旁邊是個黑人,不知為何又怕得不敢坐了。到底懼怕什麼?到美國看到那些白人也時常感到懼怕,或許是懼怕未知、不清楚的人事物,害怕發生任何超乎預期的事情。
만추(晚秋):在黑暗中看見曙光
- 取得連結
- X
- 以電子郵件傳送
- 其他應用程式
人在異地時,特別能感受人與人之間即使不透過語言,有時候也能順利溝通;即使認識沒有很長一段時間,對方也可能比認識很久的人更了解自己。觀看電影前,已經先閱讀《晚秋》小說與其他網路評論。不少人覺得影片當中有韓文、中文、英文,並不容易理解,甚至顯得刻意,特別是湯唯(安娜)以中文回憶往事、玄彬(勛)只能憑藉湯唯的表情和語調判斷好壞一段,很多人看了完全不懂到底怎麼回事;亦有人認為玄彬的回答和湯唯的敘事完全對不上,劇情沉悶。或許是因為先閱讀小說,觀看時並不覺得沉悶,也跟得上劇情內容。語言設定安娜在家說中文、勛跟韓國朋友說韓文、安娜與勛相處時說英文,其實非常寫實,兩個在美國生活、原生國家不同的人,通常共通語言是英文,跟自己同文同種的人說家鄉話,也是很自然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