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Phantom of the Opera歌劇魅影電影版心得(20200825更新)
除去華麗的包裝,《歌劇魅影》其實是個平凡的故事─至少,在當時是如此─兩個男人愛上同一個女人,一個外表英挺瀟灑、擁有良好的家世背景;另一個,則是相對的:天生外表畸形、才華洋溢但社會地位低。一個是青梅竹馬,另一個則是啟發他的良師,克莉絲汀陷入兩難。
孟子言:「人之本性為善。」既然如此,魅影最後會變成如此,與人心中最深沉的恐懼有關。由於天生外表殘缺,大部分的人總會不自覺的厭惡他。根據改寫的英文版,魅影原先以善良之心接觸外界,但長相真的太可怕(個人覺得還好),人們皆被嚇壞了─表達這種恐懼,就是排斥、鞭打。若不是遇上梅格的母親葛瑞小姐,他大概要永遠待在馬戲團,當永遠的「惡魔之子」。當他遇上克莉絲汀─在勞爾尚未出現前─可說是他一生中最快樂的時光吧!長年躲在「地下道」內、活在自己世界的自閉天才,遇到如此璞玉,令他又驚又喜。他之所以要訓練克莉絲汀,除了快受不了卡洛塔的歌聲外,也因兩人的內心世界都很寂寞。魅影很快發現兩人十分契合,長時間下來,訓練克莉絲汀變成了他唯一的生活重心。
勞爾的出現,對魅影是一大打擊:如果克莉絲汀被搶走了,那我呢?他已經習慣有克莉絲汀的日子,少了他肯定很寂寞。為了挽留克莉絲汀,他無所不用其極,然因心性的扭曲,讓克莉絲汀選擇離去。飾演魅影的傑瑞德巴特勒,歌聲聽久了漸漸符合我心中的魅影形象:才華洋溢,因長期與世隔絕,雖本性善良,一旦遇到難以接受的事,便刺激他─這應該是很人性的吧。長期浸泡在純淨美聲的我,初次聆聽他那在搖滾與古典美聲之間掙扎的歌聲,甚不習慣。後來去看音樂劇版,飾演魅影的演員歌聲實在是太乾淨了,讓我困惑不已。
美國年輕新秀愛咪羅森詮釋女主角。這是他第一次擔綱電影女主角,更因此入圍金球獎、奧斯卡最佳女主角,並榮獲某獎(獎名忘了)最佳新人。清麗纖瘦的他,將克莉絲汀的年輕徬徨詮釋得恰到好處。比較他和「正宗克莉絲汀」莎拉布萊曼的歌聲,莎拉的歌聲是比較充滿慾望,愛咪的表演較符合原著:純潔、楚楚可憐。
關於勞爾,只能用「唉~」表達我對他的看法。小說的他,有點像蠢貨(真的不知道要如何形容);音樂劇的他,只是個配角,會讓人對克莉絲汀的抉擇感到困惑。在電影裡,他是個熱情積極愛逞強,甚至有點有勇無謀的人。飾演勞爾的派屈克威爾森,本身是百老匯明星,個人相當佩服他能掌握音樂劇和電影兩者間的差異,沒有演得「太用力」。他和魅影的打鬥戲,感覺上勞爾會贏只是因為運氣好。
兩位「大配角」─葛瑞小姐及卡洛塔,詮釋她們的分別為硬底子演員米蘭達李察森、蜜妮卓芙。兩人在掌握角色情緒上十分精準,印象相當深刻的一場戲,就是卡洛塔重返劇院,在劇院經理的取悅下心情大好,一聽到獻花人說:「請替我將花交給克莉絲汀黛也。」馬上變臉。李察森演活了葛瑞小姐,不慍不火卻勁道十足。葛瑞小姐是個嚴謹的人,李察森演得好在於「嚴謹中有情」,不會讓人感到無情。
佈景、服裝等技術部份都很細緻,總讓我想到《藝伎回憶錄》,真的很華麗。這部分就不多著墨了。
整體而言,電影版優於音樂劇,不過就水晶燈落下的部分,音樂劇要刺激多了,音樂劇的水晶燈是快速落下,電影中導演運用特效讓水晶燈落下的速度變慢,感覺沒那麼刺激欸。
回想起”Masquerade, hide your face so the world will never find you”的旋律,我總會不自覺的笑起來。應該有很多人都同情魅影吧,不過我覺得有點可笑:假設你是劇院成員,一開始你完全不知道魅影的悲慘過往,你真的會同情他嗎?還是被嚇得落荒而逃?
其實自己還蠻喜歡《歌劇魅影》的配樂。也許旋律就是「那幾個」,但完美展現了華麗的風格。兩位最受注目的女主角的歌聲都有一定的水準。不過一部片看了那麼多版本、那麼多次,感覺自己已經喪失最初的感動,只剩下理性的思考。
2020/08/25
孟子言:「人之本性為善。」既然如此,魅影最後會變成如此,與人心中最深沉的恐懼有關。由於天生外表殘缺,大部分的人總會不自覺的厭惡他。根據改寫的英文版,魅影原先以善良之心接觸外界,但長相真的太可怕(個人覺得還好),人們皆被嚇壞了─表達這種恐懼,就是排斥、鞭打。若不是遇上梅格的母親葛瑞小姐,他大概要永遠待在馬戲團,當永遠的「惡魔之子」。當他遇上克莉絲汀─在勞爾尚未出現前─可說是他一生中最快樂的時光吧!長年躲在「地下道」內、活在自己世界的自閉天才,遇到如此璞玉,令他又驚又喜。他之所以要訓練克莉絲汀,除了快受不了卡洛塔的歌聲外,也因兩人的內心世界都很寂寞。魅影很快發現兩人十分契合,長時間下來,訓練克莉絲汀變成了他唯一的生活重心。
勞爾的出現,對魅影是一大打擊:如果克莉絲汀被搶走了,那我呢?他已經習慣有克莉絲汀的日子,少了他肯定很寂寞。為了挽留克莉絲汀,他無所不用其極,然因心性的扭曲,讓克莉絲汀選擇離去。飾演魅影的傑瑞德巴特勒,歌聲聽久了漸漸符合我心中的魅影形象:才華洋溢,因長期與世隔絕,雖本性善良,一旦遇到難以接受的事,便刺激他─這應該是很人性的吧。長期浸泡在純淨美聲的我,初次聆聽他那在搖滾與古典美聲之間掙扎的歌聲,甚不習慣。後來去看音樂劇版,飾演魅影的演員歌聲實在是太乾淨了,讓我困惑不已。
美國年輕新秀愛咪羅森詮釋女主角。這是他第一次擔綱電影女主角,更因此入圍金球獎、奧斯卡最佳女主角,並榮獲某獎(獎名忘了)最佳新人。清麗纖瘦的他,將克莉絲汀的年輕徬徨詮釋得恰到好處。比較他和「正宗克莉絲汀」莎拉布萊曼的歌聲,莎拉的歌聲是比較充滿慾望,愛咪的表演較符合原著:純潔、楚楚可憐。
關於勞爾,只能用「唉~」表達我對他的看法。小說的他,有點像蠢貨(真的不知道要如何形容);音樂劇的他,只是個配角,會讓人對克莉絲汀的抉擇感到困惑。在電影裡,他是個熱情積極愛逞強,甚至有點有勇無謀的人。飾演勞爾的派屈克威爾森,本身是百老匯明星,個人相當佩服他能掌握音樂劇和電影兩者間的差異,沒有演得「太用力」。他和魅影的打鬥戲,感覺上勞爾會贏只是因為運氣好。
兩位「大配角」─葛瑞小姐及卡洛塔,詮釋她們的分別為硬底子演員米蘭達李察森、蜜妮卓芙。兩人在掌握角色情緒上十分精準,印象相當深刻的一場戲,就是卡洛塔重返劇院,在劇院經理的取悅下心情大好,一聽到獻花人說:「請替我將花交給克莉絲汀黛也。」馬上變臉。李察森演活了葛瑞小姐,不慍不火卻勁道十足。葛瑞小姐是個嚴謹的人,李察森演得好在於「嚴謹中有情」,不會讓人感到無情。
佈景、服裝等技術部份都很細緻,總讓我想到《藝伎回憶錄》,真的很華麗。這部分就不多著墨了。
整體而言,電影版優於音樂劇,不過就水晶燈落下的部分,音樂劇要刺激多了,音樂劇的水晶燈是快速落下,電影中導演運用特效讓水晶燈落下的速度變慢,感覺沒那麼刺激欸。
回想起”Masquerade, hide your face so the world will never find you”的旋律,我總會不自覺的笑起來。應該有很多人都同情魅影吧,不過我覺得有點可笑:假設你是劇院成員,一開始你完全不知道魅影的悲慘過往,你真的會同情他嗎?還是被嚇得落荒而逃?
其實自己還蠻喜歡《歌劇魅影》的配樂。也許旋律就是「那幾個」,但完美展現了華麗的風格。兩位最受注目的女主角的歌聲都有一定的水準。不過一部片看了那麼多版本、那麼多次,感覺自己已經喪失最初的感動,只剩下理性的思考。
2020/08/25
前陣子重看了電影版《歌劇魅影》,看完後對於Emmy Rossum的詮釋有了不同想法。Emmy當時演繹的清純感在電影前段還挺合適的,然而隨著劇情進展到克莉絲汀與魅影一同前往魅影的秘密基地,魅影一邊高歌一邊用手撫觸克莉絲汀的胸腹,Emmy那略顯僵硬的清純感顯得格格不入,彷彿克莉絲汀對於嚮往已久的Angel of music毫無悸動或癲狂,亦不見帶有膽怯的興奮與沉醉,顯得表演與音樂略為脫鉤了。甚至克莉絲汀第一次摘下魅影的面具、與魅影之間的互動,克莉絲汀的神情是恐慌恐懼居多,比較看不到其他複雜的情緒。
這個情況到了克莉絲汀與魅影共演《唐璜的勝利》時更加明顯,導演都用鏡頭凸顯克莉絲汀小露香肩,加上勞爾看到克莉絲汀表演時,露出自己毫不能與克莉絲汀共鳴的無助神情並流下感傷的眼淚,我的解讀是這是暗示克莉絲汀面對魅影時會不自覺變得內心狂野,然而Emmy到此時還是帶有一股僵硬感,還是那個清純、楚楚可憐的模樣,毫無對魅影既傾慕又恐懼的心情,整體表演比較像是單純在向其他人求救「台上的人是魅影喔」,直到摘下魅影的面具時才出現崇拜愛慕憐惜心碎交織的神情。總之Emmy當時的表演若能不那麼僵硬,相信更能讓人感覺到克莉絲汀對魅影的複雜情緒。
另外發現《歌劇魅影》在YouTube上的官方頻道,裡面有很多版本的剪輯,想念《歌劇魅影》的人可以上去回味。
留言
張貼留言
嗨,留言有時會被被系統歸類在spam中,因此留言完沒看到自己的留言請不要太緊張,我會定期整理留言系統的內容,並讓留言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