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照《迷路的詩》:關於詩與情的一切

偶然和同學聊起各自對詩的看法。我說,太了解寫詩的人,會影響對詩的判讀,而且詩是可以隱藏真意的。不知怎麼聊的,他提到作者已死論。作者已死論是指,讀者要怎麼認定作品在說甚麼,都是讀者的自由,是否和作者原意相同,並不重要。從他的觀點來說,讀者可以自己解讀,但是之後要把作品用自己的語言寫出來,成為自己的作品,才是真正的讀者。

聊畢,忽然覺得自己其實不懂詩。究竟甚麼東西能稱之為詩?刻意顛倒句法者為詩、不知所云者為詩、又甚麼是意象?


翻讀楊照《迷路的詩》,並未得到解答,到感覺似曾相識,所有疑問、徬徨、情緒找到共鳴者,才明白原來這世界上,還真的有人有過相同的感觸,楊照的剖析,不是一把手術刀,乾淨俐落分解一切,反而像是坐在樹下品茗,鐵觀音徐徐入喉,重中帶輕。

關於詩與年少的一切,楊照平淡且帶了幾分自嘲敘述,許多事情讀來熟悉,卻又蒙著一層紗,陌生。對於建中,台北市男子高中第一學府,我只覺得無限魔幻,然而從讀北一女的好友看來,沒甚麼奇特,建中畢業的學長則極少提起。或許模糊才造就魔幻,而以建中為底的《迷路的詩》,也沒解開我的建中心結,我反而忍不住跟楊照自嘲起來。

隨手翻一篇都能找到對照。〈浪漫之闕如〉令我想起某次寫了詩,看過的人不斷問妳想表達甚麼啊,而我漲紅著臉說不出任何答案,頭一次覺得我和詩的距離從未消失,然而要我轉換跑道寫散文,也極不願意,只因我永遠忘不了考試作文拿回來時,老師在上頭的評語使我明白,在作文散文上,我永遠陷在一個小框框中,既然這樣,何必回頭寫一種我永遠無法駕馭的東西?

年少時總是自負,彷彿唯有詩才能傳達自己乾啞的情緒。中學時在長輩眼中,我何只是規矩,根本是完全照社會價值走,然而我實在討厭這樣,厭惡和他人幾近相同、毫無特點,於是詩成了我的「神主牌」。不過當我寫不出詩的時候,只能不斷忍受無寄託的痛苦吞噬我。

當情來的時候,詩也來了,撲朔迷離正是其魅力所在。在難以掌握的美感中,我不斷感受,不斷迷惘,尋找迷霧中的光,又甘心這樣迷路,只為感受更深層的詩意。


  • 留言者: 貓
  • Email:
  • 網址:
  • 日期: 2012-03-30 13:59:56
覺得是詩 就是詩囉~

隨人認定 像你說的 沒有拘束
是自由吧

散文倒也不是有社會的框架
只要自己跳脫就跳脫了

曾經被作文老師重傷 連個標點符號都管
現在想想
就是她不懂而已(雖然當時氣憤 也認定他無知鬧了一番
然而我也懶得管什麼
所以現在的文字越來越沒有斟酌了
越來越淺白(暈
是好是壞我不知道啦
總之就是想寫就寫 曾經也和人爭論過
現在啊

只要保持住 經營下去就好
很愛寫啊 致命傷就是懶=ˇ=

版主回覆:(06/14/2011 02:47:15 PM)


以前很在意人家怎麼看,現在比較沒那麼嚴重,不過究竟甚麼是詩,我想是個不可得的答案了。
其實我不太會寫有完整架構、還講求文氣的東西,寫出來都乾乾的,而且不太容易跳脫框架,還得慢慢學習。
懶惰確實是致命傷,忙碌也是,一起努力:)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親愛的,我愛上別人了:伴侶分離的原因

買物|AIGLE雨靴使用心得

雨後驕陽不負責任心得(無結局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