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曲隨筆|比賽常青曲〈也許明天〉

想了很久也不知道該下什麼標題,「經典名曲」太常見,卻想不到更適切的標題,便胡亂取了這標題。另外我又開始詞彙混淆,分不清楚「長青」跟「常青」那個意思比較合適,若有強者能說文解字趕快告訴我啊!以下趕快切入正題。

〈也許明天〉收錄在張惠妹第十二張國語專輯《也許明天》中,印象中當時市場反應不佳,據有收藏這張專輯的網友表示(呃,簡單說就是我看了一些網友的想法後總結),張惠妹在這張專輯與過往風格有明顯差異,強調火熱強烈的情緒表達,實驗風格極強,在許多高音中突顯張惠妹的沙啞音色,也因此讓習慣張惠妹過往風格的聽眾感到些許不適應。本來以為這張專輯的歌會被大眾遺忘,〈也許明天〉卻成為歌唱比賽中常見的曲目。

〈也許明天〉會成為歌唱比賽常見歌單,與其旋律有密不可分的關係。主歌以中低音為主,副歌的部分偏向高音,因此能展現演唱者的音色幅度;也因為旋律音階變化大,一方面更講求音準,另一方面在改編的時候,有更多發揮空間,隨著個人想表達的情感調整。

〈也許明天〉的版本太多了,以下簡單抒發個人聽過的版本的想法。

張惠妹版

張惠妹版本點此欣賞。

探討歌曲版本演繹,自然不能錯過原唱版本。原版中並不特別強調高音,很多句子都是以中音收尾,主歌很多句子的最後一個音阿妹沒有唱滿、拉長節拍,副歌的部分則是快速衝到音準後急速收尾,搭配阿妹偏沙啞的音色,呈現一個遍體鱗傷的人在海洋中無力飄蕩的無助感,著重在曲名的「也許」,整體瀟灑但無助。特別喜歡阿妹對「曾經我放縱享受\到最後無處解脫\越心痛就越快樂\越想快樂越寂寞」的詮釋,非常傳神傳達歌詞中極度歡樂後傷痕累累卻無處可逃的痛苦與徬徨。


姚貝娜版

以中低音進歌,再以低音一路爬到高音,技術上強調的是爆發力與音色完整,因此姚貝娜唱滿每個句子的音符,整體情緒飽滿。情緒表達著重在「明天」,在追逐理想的過程中無論發生什麼狀況,都不會輕言放棄,必定會堅持戰鬥到最後一刻,充滿不甘願與狂暴。姚貝娜後來在許多公開場合唱過這首歌,大致上類似,差別在音準。


姚貝娜&金池

這個版本以姚貝娜版本為基調,加上金池的合唱。金池的詮釋跟阿妹類似,比較瀟灑、音樂即興感更強。這個版本乍聽之下會以為兩人根本沒搭配好,細聽下別有音樂性。情感上偏向一個人已經找到明天、同時身邊會有人共同陪伴走過。


譚維維版本

譚維維選唱〈也許明天〉是為了紀念好友姚貝娜,因此中間穿插〈魚〉的旋律、結尾以〈Let It Go〉進行堆疊合聲。

譚維維版本點此欣賞。

第一段「越想快樂越寂寞」這句唱得非常輕巧,與副歌形成對比,而強音「還有你」之後又回到輕巧的唱法,形成擁有時小心珍惜的心境。因此進入第二段時,在前後反差下,強化她對友人的思念與不捨。儘管第三段後面的歌詞有數句是「也許明天還有你」,卻在弱音、重音交替下,反而讓情緒變成「不用等到明天,我知道我已經失去你,而且是永遠失去」,整體強調「也許明天沒有你」。



不同的演唱者會傳達不同的感情,不同的心境適合不同的版本,
如果是不甘願、不肯放手,還想爭取把握什麼,聽姚貝娜的版本;
如果是心疼、不捨、想放卻無法放下的哀痛,聽譚維維的版本;
如果是笑看過往,迎接未來,聽姚貝娜與金池合唱的版本;
如果內心徬徨無助,自問自答尋求可能的解脫,聽張惠妹的版本。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親愛的,我愛上別人了:伴侶分離的原因

買物|AIGLE雨靴使用心得

雨後驕陽不負責任心得(無結局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