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沈沒-希望のひと-(日本沉沒-希望之人-):精美的食材,普通的呈現

猶記想看日劇《日本沉沒-希望之人-》的初衷是因為杏。《日本沉沒-希望之人-》的開場十分有看頭,面對學者田所雄介主張日本即將沉沒,身為環境省官員的天海啓示,先是安排雙方會談,卻在會中提出田所涉入弊案、其主張可能有利益衝突問題,把田所逼得騎虎難下,讓人看到天海的政治手段,也讓從沒哈日過的我瞬間理解為何網友覺得小栗旬超帥,難道這是什麼現實版本的《官僚之夏》嗎?然而隨著接下來的劇情細節鋪陳與選材,不難發現點子雖好,但缺乏細密的設計,反而所有問題都是點到為止又與現實脫節,越看到後面,越覺得真是一部讓人可惜的劇啊。

第一,本劇破題大主軸是國家、人民與土地的關係,日本長期面臨自然災害的威脅,對於國家未來一直都有深深憂慮,而過往歷史造成美國對日本的政策仍有強烈影響,甚至自己的國軍力量也因此削弱,都造就日本集體對於國家與自身未來長久走向的問題意識。劇中天海的母親面對兒子不顧一切要國民都活下去的政策,淡淡反問難道這樣不顧一切、讓人民脫離故土繼續生活的方式,真的就是最好的方式,可謂全劇中讓人聽了感覺到微風徐徐卻勁道十足的叩問。儘管有這麼強的問題意識,劇情編排在處理這個問題上卻非常簡單,以天海提出在其他國家建立日本城,讓有情感連結的國民能以群體方式在日本城中生活的方式,解決了這個問題,外加最後留下北海道與九州部分土地,讓人感覺到未來仍有希望重建家園作結,而無法更深刻探討失去土地的國家、人民未來何去何從,導致看完既沒有鼓舞也沒有沉重感,而是無感。

第二,劇中的國際政治情勢安排。雖然我對國際政治、外交這個領域一竅不通,但光是看到劇情中安排中國對日本如此積極正向友好,都忍俊不禁。中國過去因為日本侵華歷史對日本十分反感,即便是近年中國經濟狀況崛起,帶動中國觀光客到日本旅遊進而有利於當地經濟,但仍不時可以看到一些衝突,更別說釣魚台衝突、美中關係惡化帶來的後續效應,現實情形與劇中狀況只能說是平行世界。倒是編劇犀利地將美國諸多霸道行徑展露無疑,凸顯美日長期不對等的事實,多少讓人感到意外。不過想想同樣面對負面評論、形象,中國反應又比美國更大了些,或許也可以說,編劇其實很清楚不能得罪哪一方。但只要再想到建立帶有國中國概念的日本城,還有現實中當地政府、人民對於這種非本國人的態度是否能一直如此多元友善,只能說電視劇真的看看就好。

第三是科學知識的運用。環境、經濟與科學之間的難題世界各國都會遇到,劇中原本希望能有利於環境保護的COMS技術卻帶來始料未及的板塊活動危機,對照現實實例,像是臺灣引進太陽能板光電卻影響當地農漁業與潮間帶等,是個常見也值得探討的議題,將此與國土和人民的關係互相呼應,也能讓議題彼此間環環相扣。然而劇中只出現三個地球科學家,在資料解讀討論上也十分薄弱,只用數據造假概括,卻忽略自然科學的解讀其實有很多論證空間,更不用說突然殺出的傳染病元素在一到兩集內讓劇情囫圇吞棗收尾,感覺是為了收尾才加上的安排,對於環境科學的運用只是推動劇情的小齒輪。

第四是劇情中也有不乏毫無感觸、虎頭蛇尾、沒有連貫感的安排。若說世良教授的死是要讓與環境議題、COMS計畫有關的人為了工作犧牲生命,那安排天海前妻的丈夫過世,可說是難以引起觀眾共鳴的橋段,畢竟天海前妻的丈夫出現的鏡頭太少,跟主角們的互動近乎零,可說是想煽情又毫無效果的安排。而劇情中不斷出現用來打擊政治上異己的D計畫,一下子跟田所有關,一下子又與官房長官有關,中段花不少篇幅著墨,最後卻無聲無息,與主線沒有緊密扣合,顯得為寫而寫,難以觸動觀眾。更別提在未來推進會議中人員每人輪流講一句的形式、天海與椎名間好像要往下深入又很快打住的關係,顯得刻意又不流暢,情感面也沒太多觸動。

全部看完後只有菅野祐悟的配樂充滿波瀾壯闊、蒼涼悲壯之感,劇情的部分沒太多感觸,看完第一集時的心情彷彿過眼雲煙,偏偏這部劇的卡司又都十分華麗,若用吃飯比喻,真是吃了道食材精美卻沒留下太深刻印象的菜餚。倘若劇情能聚焦更少的議題,相信能有更好的發揮。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親愛的,我愛上別人了:伴侶分離的原因

買物|AIGLE雨靴使用心得

雨後驕陽不負責任心得(無結局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