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赫曼赫塞《流浪者之歌》(悉達求道記)心得

究竟什麼才是「唵」的真意?備受尊敬的父親,早已是地位崇高、無可指責的婆羅門,為什麼還得每天去洗滌他的罪愆、努力清潔他的自身呢?難道神我不在他的裡面?難道那個本源不在他的心中?他的內心平靜嗎?難道他不也是一個永無饜足的追求者嗎?難道他不也是以一種難以滿足的心境,繼續去飲聖泉、做燔祭、讀聖典、參加婆羅門的學術討論嗎?種種的不滿、疑惑與不快樂,讓悉達多決定離開,去尋找所謂的「真」。

閱讀時,不時會遇到一些屬於宗教的、自己並不熟悉的字詞,譯者皆有附上註解,不過因為牽涉到宗教的經文,註解常常看著看著便感到一陣不耐,所以後來只挑自己好奇的看。所有人的名字都是有意義的,好比說商人渴慕斯美華,這個名字的意思是「能夠控制感官和心意的人」。而艷妓渴慕樂,取其前面兩個音節Kama,含有「慾」、「愛」、「意願」之意,又為「餓鬼」之專稱。


我感到好奇的,是主角悉達多的體悟之旅,也是他的人生之旅。因為不明白,因為不懂所有充滿矛盾的一切,悉達多選擇離開,去當個苦行沙門,從最根本的開始,去尋找「唵」的真意。一路上,他遇到了大覺世尊、擺渡人婆藪天、艷妓渴慕樂、富商渴慕斯美華、自己的兒子﹝與渴慕樂所生﹞、好友高聞達。我們都認為,要體悟一切、超脫一切,就是要斬斷與這紅塵的所有聯繫。但悉達多自幼在高牆中生活,他背下了所有的經文,並不代表自己是真的懂書上所說的。他選擇離開自己的父母,離開高牆,到外面的世界去尋找真意。說來很諷刺,體悟真意的悉達多,不是在高牆中體悟,不是在老師的帶領下明白,而是在紅塵中翻滾了數十年、在擺渡人婆藪天的神情中瞭悟一切。

我們每個人,都有一個屬於自己的目標。為了這個目標,有些人可以全力以赴,到最後,自己反而被這個目標迷住了,使得自己眼中只有這個目標而無暇去關注其他的東西。最後,因為陷入得太深,反而慌了手腳,完全無法專注於任何東西。所謂的求道,就是自由自在,不受任何事物拘束。悉達多的疑惑,就是這個:他不能明白父親,一個地位崇高、無可指責的婆羅門,為什麼還得每天去洗滌他的罪愆、努力清潔他的自身呢?因為他的父親專注於那些經文,到最後只能依照經文的一切,走下去,無法自拔的求道。他的好友,高聞達,總是需要某個人指點他,先是悉達多,後是大覺世尊。但到最後,也因為過於專注於求道,使得內心無法得到平靜,求道目標依然沒有達成。

把這樣的情形投射到現實生活,是全然無差別的。有些人過於熱衷追求分數,到最後是在意分數的高低而忽略了考試時自己的狀態;有些人過於在意自己的外貌,到最後什麼都忘了,只看得到自己的外表。惟有掌握住平衡,才不會陷入痛苦。但要如何掌握住?這或許正是自己的另一個課題。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買物|AIGLE雨靴使用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