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查法人/審計風雲:唯有自己才能判斷

日劇的劇種多元,除了常見的愛情劇外,還有不少以職場為主題的戲劇,讓觀眾透過戲劇一窺不同產業的工作狀況。以審計工作為背景的《監查法人》即是一例。



或許為了創造戲劇效果、營造審計員的工作崇高性,《監查法人》以一票審計員搭乘黑頭車前往受查客戶處、備受對方敬重的形象開場,與台灣實務工作情況不太一樣,加上10年前的劇情,審計手法大多偏向人工查核,多少讓人感到有些不真實;動不動出否定意見的劇情設定,讓有些從事相關工作的人表示這完全偏離實情。姑且不論地域文化造成的工作差異,刻意營造出來的緊繃與對立感,確實讓不諳本行狀況的觀眾快速了解審計工作的壓力與責任。

《監查法人》雖說是10年前的劇,以戲劇來說有人物性格表達翻轉過快的狀況;就專業來看,審計手法在現在IT發展不錯、電腦審計發達的狀況略顯過時陳舊,然而故事當中點到的問題一點也不過時,反而一刀直指審計行業、經濟發展體系的問題,以下簡單分享,畢竟不是本系生,若有誤還請指正。

首要是會計師的負責難題。公司出資聘請外部會計師為公司查核、對財務報表出具意見,而財務報表的使用者可分成內部使用者(董事會、經營管理階層)與外部使用者(投資大眾、主管機關),此時會計師進行查核、出具意見時,到底是對誰負責?實際上,會計師的工作是查核財務報表,針對財務報表出具合理確信程度的查核意見,目的是減少資訊風險,同時為財務報表提供一定程度的「保證」。如此說來會計師要負責的對象是外部使用者,可是不要忘了,如此一來經過會計師查核的報表其可信度相對提升,那麼出資聘僱會計師查核的受查者當然希望會計師出具無保留意見,如此一來投資人會更信任其財報,繼而做出投資決策。

看到上面的敘述,不難想像會計師夾在受查者與外部使用者間。雖然要對外部使用者負責,可是出資的是受查者,因此當受查者認為會計師刻意要刁難自己時,兩者容易發生衝突,甚至會有受查者認為出錢的就是老大,你們這些查核人員不聽話就是不乖(啥)。因此,這個產業本身不是一般的經濟學供需理論可以調節,永遠會有一方感到受困。

不得不說編劇非常聰明,選擇銀行而非一般投資大眾當作故事的要角,如此才能凸顯整體經濟與金融市場的複雜與連動關係。看到後面發現查核的「找錯」是找出公司的重大不實表達,即使打垮始作俑者東都銀行,採取嚴格審計後,查核人員某種程度上會心安理得,但在事務所營運上卻出現許多不經濟,在公費無法負擔充足人力的情況下,致使許多人過勞送醫。也就是說,嚴格審計可以找出所有的錯誤,可以讓查核人員心安理得,可是結果卻造成多方輸家,並不能真正帶給所有人最大公約數的快樂。

審計除了找出公司的重大不實表達,要說有沒有附加價值,看看故事中吉野老師的心境轉變,是個很好的說明。吉野老師之所以一開始會有種種放水的行為,其實是看到公司一旦面臨信用危機,影響的不只是管理階層,基層的工作人員、有交易往來的商家也將陷入生存危機中。其後在若杉健司身上看到會計師本身的道德準則與履行後,便改變心意。有趣的是若杉健司面對井上涼一的公司上市案件後,發現完全實施非黑即白的準則卻是那麼困難,主要經營者到底對公司一切事務知道多徹底、經營策略與商業模式是否能完全適用在現行財務理論?看到最後才漸漸明白篠原老師的灰色地帶與模稜兩可、若杉最終堅守「自己所見」的決心。數字是一種呈現方式,終究還是有很多東西無法透過數字展現,倘若只依賴數字,那麼看似真理的數字有時也會傷人,審計人員要關注的不僅是數字,還有許多無法用數字呈現、需要自己親眼目睹並判斷的事務。只是最終孰輕孰重,唯有自己才能判斷。

最後要說若杉的老婆會跑掉,除了沒時間相處,還直言若杉的態度讓她在婚姻關係中很受傷,可不是什麼不可能發生的案例,實際上就聽過有人因此貌合神離。至於飛鳥屋藏庫存和博達案有點類似。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買物|AIGLE雨靴使用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