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大法科所考試備取遞補
之前在其他地方分享過,最近重新調整後,就把這篇分享挪到這裡。雖然是n年前的事情,不過還是可以當成參考。
很清楚考試準備過程中一直處在焦慮不安的心理壓力中,加上從筆試結束到第一階段放榜前,整體的心理狀態已經脫離衝刺的狀態,看到落榜時一點也不意外。整個準備過程攙和很多個人因素,不適用每個人,不過我還是想分享落榜心得,供大家參考。畢竟光看上榜心得,你只能知道「人家怎麼上榜」,卻無法知道「為什麼落榜」,很容易落入思考盲點。
政大法科所的評分比重如下:
備審資料40%
筆試20%
口試40%
光看到這樣的配分心裡就應該有底,建議考試前把大部分的心力放在備審資料上,因為備審資料就是口試題目的來源,做得越不仔細,口試時越容易遇上麻煩。話是這麼說,由於當時課業極度繁忙、又常常得四處奔波,我並沒有太多時間精力做備審資料,至於花多少時間就不告訴大家,因為真的太瞎了。我的備審資料大概是同梯37名考生中最輕薄短小的,為了掩飾它的無足輕重,我還在側頁做標籤貼,讓它看起來華麗一點(並沒有)。
有心要報考的同學們最好在大三下開始回顧自己的大學生涯,做一張編年表,以免遺漏任何經歷,同時思考這些經歷對於自己有什麼影響、為什麼會促使自己想讀法科、強化因果關係。另外,備審資料若能收集到越多人的版本參考越好,一來可以觀摩別人怎麼思考、修正自己思考的方式,二來可以學到撰寫模式。話是這麼說,我也粗略看過兩三份備審資料,這幾位同學都有提到自己的高中經歷與家庭背景、影響,但我非常乾脆不寫這兩個部分,我的想法是自認家庭背景普通、不值一提;除非高中經歷能跟大學經歷串在一起,並支撐自己讀法科的動機與期望,否則根本沒有必要寫。換言之,可以參考別人備審資料寫了什麼,但應依照自己的狀況決定哪些要寫、哪些不寫,不需要完全照抄。
研究計畫的部分,因為我沒寫,無法針對研究計畫內容提供建議。如果寫不出來的話,可以寫個概略的方向,這個方向一定要強烈連結想結合的領域,主要篇幅著重在對科際整合的認知與想法即可。
另外幾個最基本不要犯的錯:
1.打錯系所名稱。記住,是科際不是科技。
2.絕對不要在封面放個人照片!(有些老師很討厭這種封面)
如果想美化封面,可以放法學院的院館照片、院徽,或者用幾何圖形裝飾。個人頗討厭過度裝飾的封面,覺得既沒有美感又沒有重點,真的不會弄的人,個人推薦word內建的「傳統」或「側邊線條」封面,雖然普通不起眼、沒有加分效果,但至少不會扣分。
3.不要有錯字。
很多人會輕忽筆試,認為那不過只有20%,不具重大影響,但我要告訴大家,這絕對是個錯誤觀念!假如沒有耀眼獨特的學經歷、人人敬畏的頭銜,備審資料比iPad Air 2 還輕薄短小好攜帶,又抱持著非上不可的決心(暗示:至少要闖入第一關!),怎麼可以放棄筆試!準備筆試的方法五花八門,以下介紹正宗版跟偷吃步版。
【正宗版】
◎書單
以下幾本書是上榜同學們推薦的書:
1.Michael Sandel. Justice:What's the Right Thing to Do?
相信大家都聽過Michael Sandel,其著作Justice:What's the Right Thing to Do?可說是法科所\科法所考生人手一本的聖經。讀這本書可以訓練自己思考的方式,評斷事情時不會落入單一視角中。有讀過的同學說如果沒時間的話不用全部讀完,重點是要讀通、反覆思考。數年前就買了原文版,本想藉此機會閱讀,無奈只看完第一章。閱讀過程中感受跟清大彭明輝老師的說法類似,總覺得自己在接收二手資訊,越看越沒力,難道這就是不認真讀書的理由嗎?(並不是!)Michael Sandel有很多著作,有興趣的同學可以參考。
2.法治斌、董保城。憲法新論。台北:元照
據上榜同學表示,閱讀此書可增加自己對於法律結構與概念的了解。
3.熊秉元。法律經濟學開講。台北:時報
據上榜同學分享,此書將生活中的經濟問題拿來與法律思考,非常有趣。
4.熊秉元。吃魚的方法:熊秉元笑談經濟。台北:時報
閱讀這些書籍時,假如行有餘力,可以撰寫摘要,並且反覆思考當中論述是否合理,而不是單純瀏覽。
◎案例分析
其實案例分析說穿了就是要大家多看新聞、注意時事,畢竟法律不能脫離社會脈動。但看新聞並不只是看過而已,重點在於分析原因與歸納。詳細方法會在下面介紹。
【偷吃步版】
偷吃步版說穿了就是只做案例分析,連參考書都不看,僅就重大事件加以分析、歸納,找出爭點並提出建議。由於我真的是忙到不行,根本沒辦法每一個重大事件都仔細寫個案,因此我倒過來思考,先釐清哪些重大議題確實具備重大性、值得入題,再根據猜題撰寫案例分析。這樣做有個風險,就是當考題出現自己沒猜到的議題時,絕對會槌心肝!不過當你忙得要死時,相信偷吃步版還是有點幫助。
使用偷吃步版的關鍵是如何判斷議題是否具備重大性?我的判斷基準如下:
1.影響的對象有誰、有多少?是否為不特定多數人?
2.這件事情對於政府有多嚴重的影響;政府必須涉入、且應該涉入到什麼程度?
撰寫的方式可以採用三段式:
1.事件前因後果
2.爭點所在(e.g.是否有誘因讓人這麼做、這麼做有什麼好處與壞處)
3.如何改善
另外正宗SOP版本:
學生採X論點,理由分述如下:
1.
(1)
(2)
(3)
2.
(1)
(2)
(3)
3.
(1)
(2)
(3)
綜上所述,學生採X論點。
偷吃步版只適用於時事題,如果老師出基本教義題(e.g.什麼是正義、何謂威權),這招完全沒用,因此建議大家非必要不要採用偷吃步版。話說政大法科所近兩年的考題出現些許變化,往年英文試題都是給長篇文章,要求學生根據文章內容進行申論,但去年(103年)時,英文試題居然變成閱讀測驗,長文章搭配六個選擇題,今年更是超乎想像,居然是用幾句英文簡單描述個資法,請考生提出自己對於個資法的認知、個資法的保護範圍與影響層面、個資法是否有疏漏需要改進。以後英文試題會變成什麼樣子呢?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最後是口試。我覺得口試是可以訓練的,有志人士可以在筆試完後開始訓練口試,才不至於口試時驚慌失措語無倫次,特別是生性內向害羞、思考較慢、臨場反應不佳的人,越早開始越能讓自己進入良好狀態。
【事前準備】
別忘了備審資料就是你的口試題本,詳細精讀、從中推演出可能題目,再根據這些題目思考回答內容,並且多多練習。建議到graduate版找往年口試題目參考,應屆畢業生大多會被考基本題目,有工作經驗的人則會被問到實例題、時事題。另外,如果有資源且時間允許的話,我認為找法學背景的人幫忙應該也有用,畢竟經歷過批判性思考與辯論訓練,他們可以很快找出問題、幫助你改善回答內容。我就是沒有乖乖事前準備所以下場悲慘~~~
【實戰經驗】
在先天不良(欠缺準備)、後天失調(自己答得亂七八糟)的狀況下,擺明了就是名落孫山。由於我當時慌張到快精神錯亂,記不清楚口試題目與順序,只記得老師沒有兇神惡煞,但問出口的題目我幾乎無力招架。
1.請你告訴我們,為什麼我們要錄取你?
(→這第一題真是震撼)
2.你有沒有修過法律系的課?嗯可是基礎的民法刑法你都沒修過啊,那些都是很瑣碎的耶!你怎麼確定自己有興趣?
3.你學了很多領域,先是OO,接著是XX,現在又要學法律,你會不會有天突然覺得哲學很有趣又改變心意啊?感覺上就是坐一山望另一山啊!
4.感覺你只是有需要讀而已,你要如何讓我確定你有興趣?這樣問好了,同樣程度,一個有興趣的人跟一個有需要的人,你覺得我們要錄取誰?
我完全沒被問到底怎麼科際整合,真是出人意表,因為我根本沒寫研究計畫,只有大概列出方向,口試前以為老師會問這題。很多問題離開考場三分鐘後我才想到應對答案,反應真的非常慢。也因此一出考場就清楚不會上榜,要趕快準備投入職場。
整體來說,最重要的關鍵是自己有多麼喜歡、多麼想上、非這間不可的心,很不幸的是本人個性平淡,加上生活經歷使然,寫出的字句、說出口的話語及聲調完全無法展現強烈想上的心境,因此各位考生務必在備審資料與口試時展現強烈的決心與氣場,不要被老師的思考拉著走,應該就萬無一失了。最後祝大家心想事成,金榜題名!
很清楚考試準備過程中一直處在焦慮不安的心理壓力中,加上從筆試結束到第一階段放榜前,整體的心理狀態已經脫離衝刺的狀態,看到落榜時一點也不意外。整個準備過程攙和很多個人因素,不適用每個人,不過我還是想分享落榜心得,供大家參考。畢竟光看上榜心得,你只能知道「人家怎麼上榜」,卻無法知道「為什麼落榜」,很容易落入思考盲點。
政大法科所的評分比重如下:
備審資料40%
筆試20%
口試40%
光看到這樣的配分心裡就應該有底,建議考試前把大部分的心力放在備審資料上,因為備審資料就是口試題目的來源,做得越不仔細,口試時越容易遇上麻煩。話是這麼說,由於當時課業極度繁忙、又常常得四處奔波,我並沒有太多時間精力做備審資料,至於花多少時間就不告訴大家,因為真的太瞎了。我的備審資料大概是同梯37名考生中最輕薄短小的,為了掩飾它的無足輕重,我還在側頁做標籤貼,讓它看起來華麗一點(並沒有)。
有心要報考的同學們最好在大三下開始回顧自己的大學生涯,做一張編年表,以免遺漏任何經歷,同時思考這些經歷對於自己有什麼影響、為什麼會促使自己想讀法科、強化因果關係。另外,備審資料若能收集到越多人的版本參考越好,一來可以觀摩別人怎麼思考、修正自己思考的方式,二來可以學到撰寫模式。話是這麼說,我也粗略看過兩三份備審資料,這幾位同學都有提到自己的高中經歷與家庭背景、影響,但我非常乾脆不寫這兩個部分,我的想法是自認家庭背景普通、不值一提;除非高中經歷能跟大學經歷串在一起,並支撐自己讀法科的動機與期望,否則根本沒有必要寫。換言之,可以參考別人備審資料寫了什麼,但應依照自己的狀況決定哪些要寫、哪些不寫,不需要完全照抄。
研究計畫的部分,因為我沒寫,無法針對研究計畫內容提供建議。如果寫不出來的話,可以寫個概略的方向,這個方向一定要強烈連結想結合的領域,主要篇幅著重在對科際整合的認知與想法即可。
另外幾個最基本不要犯的錯:
1.打錯系所名稱。記住,是科際不是科技。
2.絕對不要在封面放個人照片!(有些老師很討厭這種封面)
如果想美化封面,可以放法學院的院館照片、院徽,或者用幾何圖形裝飾。個人頗討厭過度裝飾的封面,覺得既沒有美感又沒有重點,真的不會弄的人,個人推薦word內建的「傳統」或「側邊線條」封面,雖然普通不起眼、沒有加分效果,但至少不會扣分。
3.不要有錯字。
很多人會輕忽筆試,認為那不過只有20%,不具重大影響,但我要告訴大家,這絕對是個錯誤觀念!假如沒有耀眼獨特的學經歷、人人敬畏的頭銜,備審資料比iPad Air 2 還輕薄
【正宗版】
◎書單
以下幾本書是上榜同學們推薦的書:
1.Michael Sandel. Justice:What's the Right Thing to Do?
相信大家都聽過Michael Sandel,其著作Justice:What's the Right Thing to Do?可說是法科所\科法所考生人手一本的聖經。讀這本書可以訓練自己思考的方式,評斷事情時不會落入單一視角中。有讀過的同學說如果沒時間的話不用全部讀完,重點是要讀通、反覆思考。數年前就買了原文版,本想藉此機會閱讀,無奈只看完第一章。閱讀過程中感受跟清大彭明輝老師的說法類似,總覺得自己在接收二手資訊,越看越沒力,難道這就是不認真讀書的理由嗎?(並不是!)Michael Sandel有很多著作,有興趣的同學可以參考。
2.法治斌、董保城。憲法新論。台北:元照
據上榜同學表示,閱讀此書可增加自己對於法律結構與概念的了解。
3.熊秉元。法律經濟學開講。台北:時報
據上榜同學分享,此書將生活中的經濟問題拿來與法律思考,非常有趣。
4.熊秉元。吃魚的方法:熊秉元笑談經濟。台北:時報
閱讀這些書籍時,假如行有餘力,可以撰寫摘要,並且反覆思考當中論述是否合理,而不是單純瀏覽。
◎案例分析
其實案例分析說穿了就是要大家多看新聞、注意時事,畢竟法律不能脫離社會脈動。但看新聞並不只是看過而已,重點在於分析原因與歸納。詳細方法會在下面介紹。
【偷吃步版】
偷吃步版說穿了就是只做案例分析,連參考書都不看,僅就重大事件加以分析、歸納,找出爭點並提出建議。由於我真的是忙到不行,根本沒辦法每一個重大事件都仔細寫個案,因此我倒過來思考,先釐清哪些重大議題確實具備重大性、值得入題,再根據猜題撰寫案例分析。這樣做有個風險,就是當考題出現自己沒猜到的議題時,絕對會槌心肝!不過當你忙得要死時,相信偷吃步版還是有點幫助。
使用偷吃步版的關鍵是如何判斷議題是否具備重大性?我的判斷基準如下:
1.影響的對象有誰、有多少?是否為不特定多數人?
2.這件事情對於政府有多嚴重的影響;政府必須涉入、且應該涉入到什麼程度?
撰寫的方式可以採用三段式:
1.事件前因後果
2.爭點所在(e.g.是否有誘因讓人這麼做、這麼做有什麼好處與壞處)
3.如何改善
另外正宗SOP版本:
學生採X論點,理由分述如下:
1.
(1)
(2)
(3)
2.
(1)
(2)
(3)
3.
(1)
(2)
(3)
綜上所述,學生採X論點。
偷吃步版只適用於時事題,如果老師出基本教義題(e.g.什麼是正義、何謂威權),這招完全沒用,因此建議大家非必要不要採用偷吃步版。話說政大法科所近兩年的考題出現些許變化,往年英文試題都是給長篇文章,要求學生根據文章內容進行申論,但去年(103年)時,英文試題居然變成閱讀測驗,長文章搭配六個選擇題,今年更是超乎想像,居然是用幾句英文簡單描述個資法,請考生提出自己對於個資法的認知、個資法的保護範圍與影響層面、個資法是否有疏漏需要改進。以後英文試題會變成什麼樣子呢?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最後是口試。我覺得口試是可以訓練的,有志人士可以在筆試完後開始訓練口試,才不至於口試時驚慌失措語無倫次,特別是生性內向害羞、思考較慢、臨場反應不佳的人,越早開始越能讓自己進入良好狀態。
【事前準備】
別忘了備審資料就是你的口試題本,詳細精讀、從中推演出可能題目,再根據這些題目思考回答內容,並且多多練習。建議到graduate版找往年口試題目參考,應屆畢業生大多會被考基本題目,有工作經驗的人則會被問到實例題、時事題。另外,如果有資源且時間允許的話,我認為找法學背景的人幫忙應該也有用,畢竟經歷過批判性思考與辯論訓練,他們可以很快找出問題、幫助你改善回答內容。我就是沒有乖乖事前準備所以下場悲慘~~~
【實戰經驗】
在先天不良(欠缺準備)、後天失調(自己答得亂七八糟)的狀況下,擺明了就是名落孫山。由於我當時慌張到快精神錯亂,記不清楚口試題目與順序,只記得老師沒有兇神惡煞,但問出口的題目我幾乎無力招架。
1.請你告訴我們,為什麼我們要錄取你?
(→這第一題真是震撼)
2.你有沒有修過法律系的課?嗯可是基礎的民法刑法你都沒修過啊,那些都是很瑣碎的耶!你怎麼確定自己有興趣?
3.你學了很多領域,先是OO,接著是XX,現在又要學法律,你會不會有天突然覺得哲學很有趣又改變心意啊?感覺上就是坐一山望另一山啊!
4.感覺你只是有需要讀而已,你要如何讓我確定你有興趣?這樣問好了,同樣程度,一個有興趣的人跟一個有需要的人,你覺得我們要錄取誰?
我完全沒被問到底怎麼科際整合,真是出人意表,因為我根本沒寫研究計畫,只有大概列出方向,口試前以為老師會問這題。很多問題離開考場三分鐘後我才想到應對答案,反應真的非常慢。也因此一出考場就清楚不會上榜,要趕快準備投入職場。
整體來說,最重要的關鍵是自己有多麼喜歡、多麼想上、非這間不可的心,很不幸的是本人個性平淡,加上生活經歷使然,寫出的字句、說出口的話語及聲調完全無法展現強烈想上的心境,因此各位考生務必在備審資料與口試時展現強烈的決心與氣場,不要被老師的思考拉著走,應該就萬無一失了。最後祝大家心想事成,金榜題名!
留言
張貼留言
嗨,留言有時會被被系統歸類在spam中,因此留言完沒看到自己的留言請不要太緊張,我會定期整理留言系統的內容,並讓留言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