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時代:穿過愛情的漫長旅程(20160403更新)


盼了好久才抓到時間去電影院看許鞍華的新電影《黃金時代》。三個小時中幾乎沒有過場戲,加上打破線性編年體與類訪談的體例,觀賞過程中十分需要專心思考,因此看到三十人的廳來了十六個觀眾時著實令人吃驚,臨座兩位觀眾看到睡著反在情理之內。《黃金時代》很難評論,真要評論只能從電影手法與結構切入,但這不是我的專長,故著重在個人觀後感。

進電影院前先看過蕭紅的相關資料與電影劇本,算是打預防針吃特效藥,知道李檣想變什麼花樣。李檣狡猾得聰明,利用閃回套閃回、時空不斷拋擲到另一時空的手法,呈現蕭紅顛沛流離又自我輪迴的一生。許鞍華根本是替劇本服務,但已經處理得更平易近人,整部電影經過三分之一後漸入佳境,算盡全力了。《黃金時代》講的是蕭紅,但不完全是蕭紅,更像那個時代洪流中力爭自由與理想的普通人;換言之,編導的著力點不在文學的蕭紅,而是蕭紅這個人,偏偏「每個人都是隱姓埋名的人,他們的真實面貌我們都不知道」,在此思維下,蕭紅的精神顯得淡漠疏離,留給觀眾無數問號。

不強調文學的蕭紅,還有什麼可以演?最簡單的方式是著力在蕭紅的愛情,此時不斷閃回的手法開始發酵──當然,這是有前提的,觀眾得時刻保持清醒、不斷與影片內容對話思考,努力記住瑣碎的暗語,不讓思緒在光影浪花中沉浮。蕭紅講述與蕭軍的過往時,說話的對象與時空是與端木蕻良在延安的時候,到了駱賓基照料蕭紅的時空,蕭紅除了講與端木的往事,也說了和蕭軍的往事,加上蕭紅面對孩子死掉的態度、看到蕭軍與王德芬結婚照的反應,足見蕭軍在蕭紅心中佔了極大份量、蕭紅愛意之深,直到生命的終點,她依然記得蕭軍!至於她選擇端木蕻良,只是妥協,因為她「別無所求,只想有一個安靜的環境寫東西」,所以觀眾看到蕭紅與端木蕻良在一起時,幾乎是蕭紅伏案寫作、端木蕻良安靜坐在旁邊看書,不似與蕭軍在一起時,兩個人有很多對抗、打鬧、嘻笑等互動。然而蕭紅對生活的妥協,卻讓自己看清她對蕭軍的感情已經刻骨銘心到丟不掉,若要穿過這段愛情,會是漫長的旅程。

劇中可惜的地方是處理蕭紅逃家私奔到遇上蕭軍的過程,太多事情蜻蜓點水帶過,少了東北家族掃地出門與雪地的飢寒交迫,就削弱顛沛流離,弱化蕭紅那句「我知道我的生命不會長久了,我不願生活上再使自己吃苦,再忍受各種折磨。」的痛苦與絕望。蕭紅為了爭取自由與生命自我主導權逃離家族,卻一次次被拋棄,遇上蕭軍後,她以為蕭軍能實現自己對自由戀愛的渴望、脫離眾叛親離、無依無靠的生活,沒想到兩人的生活同時承受精神與物質上的折磨。假使能凸顯那個時代中女性難以依靠自己生活、東北當代社會文化氛圍與玻璃天花板,再對照到蕭軍的粗暴,蕭紅的吶喊與無奈會更深刻,也不至於讓一些人誤解蕭紅,以為她是蕩婦。


蕭紅一生努力追求自由,沒想到受困在自己認定的自由標準中,受困在籠子中,成為最不自由的人。生活雕刻出蕭紅的寫作,愛情賦予了蕭紅的生命,兩者卻到頭來扼殺了她。蕭紅的一生,都凝鍊於她在東北嚴寒中的凝望與《呼蘭河傳》中──

黃瓜願意結一個果,就結一個果。若都不願意,就一個黃瓜都不結,一朵花都不開,也沒有人問它......

不少人批評湯唯演繹的蕭紅毫無東北氣息、缺乏生命力,不過仔細想想,蕭紅一生漂泊、飽受疾病糾纏,長年的生理苦難,怎能不蒼白虛弱?所以湯唯的表演還在合理範圍內。全片唯一一個較差的選角是馮紹峰吧,他詮釋的蕭軍不夠粗暴,印象深刻程度竟不如朱亞文的端木蕻良!更糟糕的是,馮紹峰與湯唯的對手戲中,馮紹峰的氣勢都被湯唯壓過去了。電影結束後,我對蕭軍在電影中的印象只有二蕭分手時,蕭軍拿水從頭上澆下去的那幕──蕭軍在蕭紅的人生中那麼大的成分,最深刻的印象卻在兩人分手時,真不知是諷刺還是嘲笑。

《黃金時代》是一部觀看過程中非常需要專注力與思考的電影,如果有興趣欣賞且客觀條件成立(e.g.電影院還在上映、有時間去電影院)的話,建議大家到電影院欣賞,一方面電影院的環境讓人沒辦法分心做其他事情,另一方面電影院能完整呈現劇中戰爭音效的層次。至於什麼人適合看這部片?這沒有絕對答案,我個人很喜歡《黃金時代》,但如果只是想放輕鬆找樂子的,這部大概會讓您看到最後變成我臨座的那兩位觀眾。

延伸閱讀:
她的故事太沉重──看《黃金時代》
張士達/專訪《黃金時代》許鞍華:「我覺得我以前拍戲太溫情了。」
真材實料的文章,一個做蕭紅研究的朋友寫的:為什麼《黃金時代》不夠好


2016/04/03補充


看完《黃金時代》的紀錄片《她認出了風暴》,大抵上跟之前閱讀原著劇本後記的東西相近,也完整補充主演群對於自己角色的看法。朱亞文對端木蕻良的認知挺細膩的,他把認知成功轉換到表演上,大概也是為何我對他的印象比蕭軍深刻。

李檣與許鞍華想來非常喜歡蕭紅,很多劇情的處理與詮釋都帶著濃厚的善意,但又得把握「歷史是無法還原」的想法,因此很多東西都刻意抽離,否則落入評斷的窠臼中。看完後更加覺得,蕭軍對待蕭紅的態度,有點像是恰巧遇到、感覺喜歡而喜歡,他認為自己賦予蕭紅的生命與文學,同時不肯正面肯定、甚至有些輕蔑看待蕭紅,大概是一種「我喜歡你可憐你,但你不能比我好」的複雜心態。而蕭紅在這段關係中想必十分痛苦,她愛蕭軍,基於愛她容忍蕭軍的粗暴、背叛,忘記是章海寧、編導還是哪位演員的說法,說蕭紅在這段關係中近乎是蕭軍的僕人,這點我是肯定的,蕭紅在與蕭軍的關係中,套句張愛玲的說法:「見了他,她變得很低很低,低到塵埃裡」,至於蕭紅有沒有「心裡是歡喜的,從塵埃裡開出花來」恐怕只有她自己知曉,畢竟這個「愛」她又傷害她的男人,影響她的人生與文學,肯定同時又貶低自己,想來這段關係肯定愛恨交織。

編導某種程度上真的太善意了,沒記錯的話是一筆帶過蕭紅的婦女病,加上透過聶紺弩之口說出王德芬與蕭軍膝下八子一事,無怪乎有人批評這是對蕭紅的殘忍補刀。要是看《黃金時代》看得頭很疼、看不懂在說啥,不妨看看電影紀錄片《她認出了風暴》,紀錄片採取線性敘事手法,容易懂,也比較不費勁不消耗腦力。

相關文章:
讀李檣《黃金時代:電影原創劇本》雜感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買物|AIGLE雨靴使用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