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醉風暴:他認出了風暴(有劇情雷)
與其說是麻醉風暴,不如說是醫病風暴,劇情涵蓋大部分醫療體系的相關議題,以大部份人最不熟悉、實際上在手術過程中扮演重要角色的麻醉醫師開場,揭開這場「大家都被麻醉到痲痹」的故事。
蕭政勳和楊惟瑜討論醫院問題時,蕭政勳表示他只想單純當個醫生、不想碰政治,楊惟瑜淡然看著他:「醫院體制本身就是政治問題。」這句話深深觸動我。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會有紛爭;只要有人的地方,就必須有規範與組織來處理一切事務,而如何處理,端賴身處其中的人如何裁決;因此,人在群體之中,始終無法擺脫政治問題——要以組織目標為重,還是優先保障自身權益?陳顯榮身為院長,他必須承擔醫院的生存問題,為此他選擇犧牲身邊的人;時光退回他還在立德醫院擔任外科主任時,他為了保住自己,選擇犧牲自己的學生,我猜想宏任的自殺在陳顯榮心中留下陰影,讓他產生「讓組織好、每個人都能好好當醫生」的念頭,可是達成目標的過程他依然用同樣的方式處置、傷害、犧牲他人,最後留下遺憾。
在蕭政勳與葉建德身上,觀眾看到人同時是被害者與加害者的狀況。病人都期望醫生擁有鐵打的身體、健康的心靈,然而在蕭政勳身上,我們看到的是一個努力要當個好醫師、同時受困在過往心理創傷的人,特別是當其他人批評他精神不濟時,蕭政勳很明顯是被害者;當蕭政勳不斷苛責自己、無法放下時,他變成自身的加害者。而被仇恨蒙蔽的葉建德,在人球案中,他是體制的受害者,到了惡性高熱案中,他卻變成加害者,利用體制、合法地殺人; 直到他閱讀學弟的遺書時,他恍然大悟,原來自己的隱瞞,也是傷害學弟的利刃,換言之,在人球案中,他不只是被害者,同時是加害者。謎底揭曉的那一刻,非常令人震撼,原來在體制底下,人的角色不一定單純是加害者或者被害者,也許很多行為外人評判只是以牙還牙,可是認真想想,這樣的行為真的該被接受嗎?處理完體制的紛亂,醫生終究得回歸自己、面對自己,思考痲痹過後的自己到底想要什麼、初心為何。
最後閒聊演員表現。飾演男主角蕭政勳的黃建瑋,剛開始看時只感覺很面熟,一直想不起來在哪部影劇中看過,直到結尾他側臉對吳慷仁露出笑容,看到那熟悉的齒列排列,馬上想起來他是《痞子英雄》中叼著牙籤的吳洋檢察官!蕭政勳這個角色個性比較內斂,黃建瑋掌握得恰到好處,最佩服他拿醫療器材、講醫學術語時,台詞超流暢,幾乎跟真的醫生一樣!無怪乎有醫生幽默表示建議麻醉學會理事長應該頒發榮譽會員給蕭醫師,相信不少人也誤以為蕭政勳一角是由執業醫師扮演。
憑葉建德一角獲得金鐘獎最佳迷你劇集男配角的吳慷仁,整體爆發力十足,從一開始亦正亦邪的保險業務員,到倒回至數年前習於體制、相信體制、最後被體制背叛的醫生,整體層次分明,他的表演根本不是演,是完全把自己變成葉建德。特別喜歡他痛苦跪地背誦醫師教條一段的表演,明明該以救人為信念的醫生,最後卻因為深陷體制而完全背棄職業信仰,這是最大的諷刺吧?還有葉建德在陳顯榮面前暴怒痛哭一段,吳慷仁哭到鼻涕灑滿地,看到那一幕我完全被觸動,因為情緒崩潰到極致時,確實是這個樣子,演員能「演」到如此地步,真的入戲很深。
有劇場女神封號的謝盈萱,在《麻醉風暴》前我對她的印象是《瑰寶1949》中的女記者溫力柔,戲份不多但每次出場都十分搶眼,以至於我對她的印象如同溫力柔是個強勢的女子,不過這回的角色宋邵瑩是個溫柔、又相信錯人的可憐女子,謝盈萱確實演出角色特質,前後反差好大啊。
楊惟瑜一角的編寫算是劇情中比較突兀的,總覺得這個角色是要幫襯蕭政勳,這麼處理不是不行,只是削弱角色本身的精彩度。許瑋甯已經很努力調和這種不適,讓角色更具有獨立性。
看《麻醉風暴》時我常想到侯文詠的《我的天才夢》。麻醉醫師最重要的工作是什麼?不只是順利麻醉病人,還要確保過程中病人處於安全狀態、手術後還要成功喚醒病人。套用到真實世界中,所有深陷風暴的人,最終都得甦醒,否則就會麻醉到痲痹、喪失自我。
延伸閱讀:
周恬弘:《麻醉風暴》透露的醫病情結
留言
張貼留言
嗨,留言有時會被被系統歸類在spam中,因此留言完沒看到自己的留言請不要太緊張,我會定期整理留言系統的內容,並讓留言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