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2010的文章

寒冬河堤散步

鳥兒啁啾 天色朦朧 岸邊白鷺鷥無數 河水湍湍 碧綠無盡 乘興而遊 快意歸返 櫻葉落泥 悵然暢然

在河邊的我們──致C

在河邊的我們 是否忘卻繁華的喧囂? 踏板踩快一如我們 彈快無盡的舌

少年聽雨

寂寞的人坐著看花* 悲傷的人蹲著哭泣 憤怒的人站著咆哮 開心的人笑著歌唱 2009、秋末 *「寂寞的人坐著看花」是詩人鄭愁予詩作〈寂寞的人坐著看花〉之名。本篇由此句發想而得。

你已不是我所能想像的樣子

還有什麼比得上 凝視窗外枯枝 你期盼潤澤,新芽抽發然 過豐的雨水 憂鬱了我的左眼 躁鬱了我的右眼

雨都

關於飄搖的落葉 人們早已習慣 相聚與別離,卻始終無法釋懷 分合的陣痛 你躲在荷葉下整理 凌亂的瀏海 假裝一切 依舊

The Other Boleyn Girl:毀自慾望生

關於慾望,你願意付出多少代價? 十四歲的Mary被安排了兩段婚姻:一個是障眼法,另一個宛如多夜情。乍讀之際,完全不能明白Mary口口聲聲自己對國王的情感是愛情。當時的她心智肯定不夠成熟,但轉念一想,一國之君所散發的氣質,對個性柔弱的她,絕對深具吸引力。她需要的,是一個能夠帶領她、給予安全感的人。

我想我不會甘心過這樣的生活

2B鉛筆,細細地削 削成歲月的跡痕 成就每一張考卷;漸漸 藍色心血 餵哺滋養 一篇作文兩行多項式三句翻譯四個人名五個國家六道力學計算七個化學式 然滴不成半個小骨頭人;吝嗇

重填張懸〈寶貝〉:關於選課

選課選得心浮氣躁時靈光乍現,希望拙作能博君一笑。寫的時候沒有找歌詞對字數跟段落,全憑印象。 原曲:寶貝 詞曲、原唱:張懸

朱天文《巫言》:咒似繁星

若不是《巫言》,朱天文在我心中恐怕只是個文字冷漠的書寫者。開頭宛如中年婦女碎碎念之集大成,居然深得我心(另一種展現意識流的方式?)。 在市面上隨意翻閱一本小說,便可發現我們習慣的小說都是以一則故事為主軸,從開頭到結尾,作者莫不在其中鋪陳並一一接漏真相。但朱天文卻似擷取某個人生命中的片段,連綴串珠般勾勒出《巫言》。既然是片段片段地組合而成,要找出其中連結,自然不易,不妨視之為人生紀錄。這樣的書寫模式,使我心悅誠服地認同「她(朱天文)已見似無所不能、甚麼都能化為小說的驚人技藝」(p323,關於《巫言》,唐諾),明白為何張大春特別為文讚賞。

讀朱天文的小說

很努力啃完《傳說》、《炎夏之都》和《世紀末的華麗》。不少評論家都認為朱天文寫的皆透露無奈之情,而身為讀者,則十分無力。《傳說》是典型的少女之作,題材不外是少女情懷、學生生活、男女情愛。我想我是看太多灑狗血、過度刺激的東西,朱天文文字中不時散出的冰涼,難以激發我的思緒──有時候都懷疑神經和神經究竟有沒有運轉,離子都失序了。

無題

我不能要所有人愛我,一如我不可能 愛 所有的人 關於忍讓的美德,我已學太多也 身體力行,屢次 你 玩弄螃蟹的大螯卻 又能安然而退 海神的烈浪早已靜候,在遠方 鉛粉已腐蝕你的眼皮 粉底再多都不能遮蔽 你的醜陋 鉛華洗盡 沙灘上又多了一道 汙痕

倒數17

很倉促地寫下這篇文,有種「為寫而寫」的感覺。要是有機緣,肯定會再改動這篇的。 陽光炙熱,恰如你 飛快於鍵盤的手 急急敲出 岩漿似噴發的結語 心底甕瓦崩離,儘管 你依然攀爬在洞的邊境,只為那 一捏即碎的笑

安靜島國,小小書房

  對我而言,忙裡偷閒的好去處,正是書店;而 小小書房 是我心中最安靜的島國。 這是一間位在市場小巷內的書店,敞開的玻璃窗引入陽光與空氣,在木質地板上跳圓舞曲。開放式的吧檯上安安穩穩地坐著一座咖啡機,煮香了平放在夾上的書本。一旁的排書架上掛著數幀大照片,有時挑書挑累了,一抬頭便與卡夫卡四目相接。躲在玻璃門旁的旋轉高櫃是明信片、唱片及雜誌的住處,和一旁的試聽機相應和。咖啡廳區前的小空間也站立了一個個木架,如同城堡圍成兒童書區。

共鳴─觀黃翊〈流魚〉有感

特別喜歡觀賞雲門舞集二的演出,一方面可以欣賞新銳編舞家的作品,另一方面能從舞作中反思自己的生活。所以去年就去看了〈春鬥〉。 這次的表演不同往年以大型舞碼為主,反而是兩支中長度舞碼,配上一支獨舞、一支雙人舞和選粹。事前便知曉編舞家要傳達的看法,但我沒想到一齣舞碼能如此激起心湖的最深處。

如果‧愛:遊走記憶

警告:本篇含少量雷,請慎重考慮是否閱讀。 從服飾、音樂、布景都暗示我們,這是一個虛實交錯的世界。

黛安賽特菲爾德《第十三個故事》:在虛實之間

這篇是去年(哇,真久)參加心得寫作比賽的作品。 小說原文名稱: The thirteenth tale 作者:Diane Setterfield 一、 相關書訊 《第十三個故事》是作者黛安‧賽特菲爾德的第一本小說。作者以自己最執著與好奇的「童年」與「記憶」作為故事主幹,並將閱讀的樂趣轉化成美麗雅致的文字,塑造出一個氣氛濃厚,以糾纏難解的謎團、精神病患、古典英國小說、真假交錯的敘事為元素的小說。故事的源頭有二,分別是作者做過的一個夢和她以前認識的一位年輕學生,他生下來就是雙胞胎,可是他的孿生兄弟卻死了,而他是在十八歲那年才發現這個秘密。作者的說故事才華之高,更讓許多讀者誤以為書中的薇妲‧溫特真有其人,在亞馬遜網路書店的討論區提問。

丹尼爾凱曼《丈量世界》:那些自己很執著的(超短心得+佳句摘錄)

我很難立刻說自己喜不喜歡這本小說。角色對於自己在意事物的執著,我完全能夠理解,但讀的時候卻不斷感到一股難以言喻的疲倦。 以下則是佳句摘錄:

法伊莎桂妮《明天準會不一樣》、約翰波恩《穿條紋衣的男孩》讀後感

《明天準會不一樣》 要讀懂這本書,我想除了要懂法文、阿拉伯文,還有一點──請讀原文。 會這麼說,是因為作者法伊莎‧桂妮玩了點小小的文字遊戲。一開始,主角的口頭禪是「明天還是會一樣」(Kif-kif demain),事情比較順利後,則變成「明天準會不一樣」(Kiffe-kiffe demain);前者是阿拉伯俚語,後者是法文俗語。對非母語人士而言,這不啻是種文字遊戲,但對嫻熟阿拉伯文、法文,乃至對法國移民族群有一定程度了解的人而言,這都反映移民社會的種種面向。 譯者繆永華在翻譯時,除了盡可能保留原著的口語感,還加入些許時下青少年的慣用語句。像是「納比爾是個憨兒」、「......自以為是,老在那邊機機歪歪!」(P38) 不過,在閱讀時,我不太能夠完全了解(或者說忍受)桃瑞雅在書中後段的情緒變化──比翻書還快!作者對此的解釋是:「桃瑞雅是如假包換的青少年,翻臉比翻書還快,常常會變來變去。」 本書不只反映法國市郊國宅的生活,更重要的是,它還帶領讀者,親身到那走一遭。

如果──寫給不能留白的日子

如果讀乏了,那就 化成一尾蠹魚 在葛內樂街七號,會心一笑 與衛夫人體悟 高峰墜石,千里陣雲 夢回瀟湘 在每一片紙頁之境,擊壤而歌

趕小論文誕生的小玩意

之前趕小論文的苦悶日子,只能改編歌詞自娛。現在是過度清閒,腦袋想不出甚麼新花樣。 【江已東流,哪肯更西流】 原曲:? 原唱:? 附註:應該是亂改編張懸的某首歌,但不確定 你究竟要許我怎樣的未來 我不該對你有任何期待 你問我有何期盼 我只能怔怔 隨風搖擺 成你記憶中 最華麗的款擺

流言──往事並不如煙

話說去年五月時帶著緊張的心情將作品寄出,沒想到最後還是落選了。以下是拙作。 我有時對著你笑 是對談後 湧發自心底,自然 我不時對著你笑 是繞指撥髮 笑成旁人的起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