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k Trom(我可能不會變瘦):真實世界的荒誕

活潑的小胖一家人搬到瘦巴巴村,他們打算經營一間新的美食餐廳;瘦巴巴村的村民們奉「瘦」為圭臬,所有人都在運動節食,好讓自己能瘦上加瘦,擁有紙片人般的身材。小胖家的餐廳幾乎都是高熱量食物,因此生意門可羅雀;更糟的是,小胖媽媽慘遭社區婦女們無盡嘲笑,讓媽媽喪失自信,而小胖在學校也備受唾棄。小胖一家人會服膺於極其病態的集體意識,還是成功改變一切?

乍看到電影翻譯時,我不禁哈哈大笑:這名稱該不會模仿電視劇《我可能不會愛你》吧?看到結局才發現,「我可能不會變瘦」背後語意是肯定自己忠於自我、不會變瘦,「我可能不會愛你」意在強調男主角對自己愛情對象認知的模糊狀況,句構相同意義卻天差地遠,讓人佩服電影公司翻譯人員借用《我可能不會愛你》的高人氣吸引人看片動機,同時賦予和電影精神相同的譯名。

《我可能不會變瘦》改編自荷蘭1891年開始的系列童書,運用兒童、美食凸顯集體意識的壓力、成人的虛偽,背後帶有許多發人深省的議題。

到底胖瘦何者才是美?成語環肥燕瘦比喻不同的美女各有其風情,換句話說,胖瘦任何一方均非單一之審美標準,美的標準在不同時空背景下都不同。例如在唐朝,胖胖肉肉的女生才是美,然而明清時代崇尚纖弱體型。在瘦巴巴村,想當然爾瘦就是美的標準,不過集體意識下的美學思維,真的等同美嗎?又或者說,美,到底該由誰定義?

在瘦巴巴村,美的定義者就是完美小姐,她對美的認知型塑集體意識,讓所有人陷入瘋狂,衣服最大尺碼只到M號,上數學課時每個人都在踩飛輪,只吃輕食(這樣碗盤倒是很好洗),相對於小胖一家人愛吃高卡食物、衣服尺碼至少L號起跳的狀況,瘦巴巴村村民們的生活狀況也是另一種極端。有誰思考過到底誰才能定義美?最後人們看到完美小姐吃熱狗時,從感到噁心到敢於一試,約莫只花了一下午的時間,說明從眾效應超乎想像,同時創造集體意識,限制人的思想與選擇自由。

小胖媽媽和完美小姐都以「我是為了你好」回應孩子的不快樂。小胖媽媽的狀況較易理解,畢竟她深受社區婦女們的嘲諷,喪失自信心的她多少擔心小胖陷入跟自己一樣的情境,故要求小胖跟著減肥,與健身教練似有若無的外遇情愫,說明她多麼渴望有瘦巴巴的身材以融入瘦巴巴村的社會。完美小姐限制女兒葛瑞絲吃東西,希望她能達成「美的極致」,直到電影尾聲時,觀眾才發現原來完美小姐是個控制狂,丈夫受不了控制選擇離開後,她把目光轉到葛瑞絲身上,造就葛瑞絲「風一吹就倒」的體態。兩位媽媽「為孩子好」的想法,都從自己的角度思考,未必思考孩子的真正需求。

《我可能不會變瘦》好看的地方在於編導運用不失溫情的方法嘲諷真實世界的荒誕,適合各年齡層的觀眾觀賞討論。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親愛的,我愛上別人了:伴侶分離的原因

買物|AIGLE雨靴使用心得

雨後驕陽不負責任心得(無結局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