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派京劇《鎖麟囊》

很典型的中國式故事,「善有善報」這個概念在戲中被發揮得淋漓盡致。富家女薛湘靈出嫁的過程中遇上大雨,途中遇到窮家女趙守貞。面對趙的貧苦,薛好心將鎖麟囊送給趙。多年後,薛遇上水災,落魄之際進入盧家當保母。偶然間她看到自己當年送給人家的鎖麟囊,不禁悲從中來,盧夫人得知此事後,便向她詢問當年之事,往事浮現,盧夫人才知道眼前的可憐婦人竟是曾幫助她的薛湘靈,於是三度請之上座。故事結局則是個傳統的大團圓:薛與其家人重逢,並受到盧家的錢財幫助得以重建家園。

與《牡丹亭》《爛柯山》不同在於,《鎖麟囊》是京劇而非崑曲,使用不少打擊樂器,如果唱者音唱得較為薄、尖銳,對於觀眾而言,聽起來較有負擔。以前聽過的京劇,唱者的聲音都顯得薄而尖銳,然而遲小秋的嗓音卻是溫潤厚雅、後勁十足,無論聽幾次都覺得十分輕鬆。劇中扮演女婢的都是男性,上課時老師已經講解過,演員性別並不影響他學哪個行當,所以對此起先並不感到意外;直到老師說:「那個在趙守貞旁的女婢是個男的扮演,他其實是個武生。」我不禁感到有些吃驚──這豈不是反串?看到武生女婢的演出時,大家都狂笑不止,我也忍不住笑了,他的表演的確十分吸引觀眾,我總猜想,可能是因為武生演旦的差異太大了,對他而言怪彆扭,看著他刻意扭腰擺臀、尖酸刻薄的樣子,體現了「奴僕還比主子高跩」的狀況。

課堂中曾提到,看中國的戲劇,往往不是在看劇情而是看演員的火候。《鎖麟囊》的劇情與內在精神對於大部分華人是再熟悉不過,因此看戲時並未反覆思索劇情,純粹聽演員的唱功、觀察演法。除了課堂中介紹的遲小秋,加上張火丁、李海燕、李佩紅、劉桂娟,五人就是「五小程旦」。網路上搜尋到的評論還是張火丁占上風、支持者較多,一說是扮相好,看戲的時候比較順眼,唱功比較有感情,根本不是演戲而是傾訴,表演上有創新之處;遲小秋則被批評「身段基本沒有表演力」,表情無法體現人物內心世界,發聲靠得是蠻力,表演時就是呆板複印,沒有新意。遲張二人的《鎖麟囊》我都看過,就戲劇張力上張火丁確實占優勢,她的演法讓我想到西方歌劇、舞台劇,情緒滿溢臉上,有一定唱功;遲小秋的唱腔比較渾厚,演法比較端莊,這種演法看起來很容易讓人感覺乏味,對我來說卻比較接近薛湘靈的人物設定。我看京劇的習慣是聽唱功看身段,戲劇表現不是重點,兩相比較之下還是比較喜歡遲小秋的版本。版本本就青菜蘿蔔各有所好,沒有絕對答案,大家還是看過後各自表述吧。

※很多影片因為帳號停權無法觀看,就請大家用以下的演員名稱、選段名稱搜尋找看看※

張火丁〈一霎時把七情俱以昧盡〉

張火丁《鎖麟囊》選段─春秋亭

遲小秋〈耳聽得悲聲慘心中如搗〉。這個段落遲小秋唱得比張火丁慢一些。

1989年遲小秋於春晚表演的版本,唱得比較快。

《鎖麟囊〉選段,由劉桂娟、遲小秋、郭偉(影片字幕是郭偉,網路說明是郭瑤)、趙歡、呂洋、江汁六人連袂演出。



※本文原為修習楊振良老師通識課程「戲曲與人生」作業心得,事後增添修改而成。

延伸閱讀:
淺談張火丁版與遲小秋版《鎖麟囊》(二)
第六小程旦──郭偉 →雖說是篇支持郭偉的文章,裡面提到京劇話劇化帶來的影響,應該也是目前京劇發展的一大難題。
"李玉茹藝術研討會"引發京劇"話劇化"討論
遲小秋│表演藝術評論台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親愛的,我愛上別人了:伴侶分離的原因

買物|AIGLE雨靴使用心得

雨後驕陽不負責任心得(無結局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