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最華麗的告別──觀雲門舞集《紅樓夢》

近日整理書櫃,翻出國一看雲門舞集《紅樓夢》舞碼的報告。重讀少作總是心驚,那些故作成熟的孩子氣語調,最是令人恐慌,加上為符合報告要求而寫的篇幅,矯揉造作之情直衝天際。然而基於對紅樓夢的愛,還是決定稍微整理改寫後貼出。


雲門舞集《紅樓夢》舞碼,在場景、事件與角色區分上都用象徵、而非明示的方式表現。在時間安排上,雲門舞集《紅樓夢》並未完全依照小說安排,而是依照春夏秋冬編舞,打破許多時序限制,因此舞台設計及燈光都著力於如何表現四季氛圍,「春」「夏」的燈光較明亮,「秋」「冬」以黃光、藍光為主,凸顯秋冬的淒涼;舞台從天地初生的白轉為初春的微紅、仲春的奼紫嫣紅、盛夏的綠紅、清秋的橘紅、深秋的重紅,乃至冬雪的殘紅,均呈現由盛而衰的極致。

由於舞碼中不會出現台詞,因此創造象徵與意象是很重要的表演方式,例如「黛玉葬花」,白衣女子手捧花瓣、和園子裡的年輕人跳舞,而非傳統「林黛玉肩上荷著花鋤,花鋤上掛著紗囊,一隻手持著花帚,嫋嫋婷婷地站在那」;金黃衣女子出現時,所有人都正襟危坐了起來,她身後跟著一位拿著華麗大傘的婢女。不用明說,觀眾便能猜到這是賈元春了。當女子反穿披風,露出白色的襯裡,長髮披散,身後侍女的傘殘破不堪,引路人高舉著白幡,觀眾就知道賈元春逝世了。這樣的表現方式,固然是受制於舞蹈藝術的限制,卻更貼近《紅樓夢》的形貌,我甚至認為這是最貼近《紅樓夢》精神的改編版本。在電視劇版本中,製作方可以運用服裝、髮型、場景與台詞,具體化小說中的錦衣玉食與富麗堂皇,卻不一定能成功型塑出夢境一般的感受。雲門舞集版本營造出夢境感,又因為觀賞過程中觀眾不用過度花費精神分辨誰是誰,皮相並非重點,反而更能專注、直接感受到於小說\舞碼創造的夢境氛圍。

十二金釵,十二位女子,圍繞在園子裡的年輕人身邊,諭示她們與他的命運緊緊相扣。當園子裡的年輕人陷入一陣狂迷之中,任由父母支配,娶了紅衣女子。「孤標傲世偕誰隱,一樣開花為底遲」,其他人站在後方,獨留白衣女子孤獨一人獨舞,好似只有她頓悟了。她獨自乾淨地來、獨自乾淨地去,人生或許過程中充滿狂歡,結果終究是孤獨,在真真假假中浮生若夢。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